回应诉求,善莫大焉!你关心的回国机票可能有着落了
在上一篇推文《此刻的回国机票不应成为某类人群的特权》提到了三条关于航空新政的完善建议:
1. 在现有配额制回国航班政策无法调整的情况下,在机票的购买及分配上建议采用更为细化的人群差别政策。以下人群按顺序设定优先购票权:
· 年满60岁的老人;
· 10岁以下幼童(可陪同一名家属);
· 10-20岁留学生;
· 其他中国公民。
2. 所有乘机旅客在登机前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申报,对于身体状态异常的乘客拒绝登机。
3. 组织协调政府包机,开展航班需求调研,对受影响的重点区域和中国公民聚集区及时批准和执行商业“撤侨”包机。
对于这个话题,虽然可能争议不断,我只是写出了很多受影响群体和背后家长们都想说的话。这些诉求,我认为是正当且合理的,也需要声音来让更多的人理解和关注。
这几天,也有很多热心的朋友们留言给我推荐了其他类似观点的文章。我也链接在这里一并给大家参考:
转入正题,汇总了下这两天的官方信息,目前因航空新政导致的归国困境正在得到关注与重视。种种迹象表明,包括针对特定人群的政府包机在内的具体的行动措施或许正在出台中。
近期官方关于海外归国航班诉求的回应
3月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司二级巡视员靳军号表示,民航局结合当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的态势,最近出台了五个一的政策。
另外,我们也确实关注到境外有客观回国需求,总体来讲,民航局将按照国家加强对境外我国公民关心关爱的总体部署,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相关部署要求,对于一些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保障能力的城市,我们会视情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民航也有能力及时开通临时的加班和包机。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新一期《新闻周刊》里面提到:“这时候帮助海外的华人,尤其是海外的留学生回家是应该要做,并且要做好的事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与回家有关的温暖消息。”
解读:作为官媒,有这种声音,估计就八九不离十了。
在3月3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当前,全球疫情多点暴发、持续扩散,一些海外中国留学生希望返回中国。请问你是否了解中国政府目前对海外留学生回国问题有何考虑?
华春莹: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海外中国留学人员,为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采取行动。他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是建设中国未来的重要力量。在此次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广大海外中国同胞特别是留学生心系祖国,主动捐款捐物,关心和支持国内的抗疫斗争,体现了宝贵的爱国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暴发后,国家曾专门安排临时航班先后从伊朗、意大利转运确有困难的人员有序回国。疫情在世界范围多点暴发蔓延后,党和政府时刻关注并关心着海外中国留学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外交部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指示280多个驻外使领馆全面动员起来,同当地中国留学人员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每一位中国公民都在以不同方式参与这场战斗,为最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国内疫情仍有反弹风险,境外疫情的蔓延又给我国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中国民航部门根据疫情形势虽调减了国际客运航班量,但目前搭乘航班回国的大多数是中国留学人员。
疾控专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劝告,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应最大限度减少跨境流动。我们注意到,目前还有一些留学人员在当地面临各种困难,需要返回国内。昨天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已表示,对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的城市,将视情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及时开通临时加班和包机。
鉴于国内防控疫情的需要,回国人员应该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包括出入境时的严格检测和入境后的隔离观察。这既是为了回国人员健康,也是对广大公众安全负责。
自3月24日民航局暂停所有境外飞我国的公务包机运行后,本周(3月31日起),公务机入境申请恢复审批。
执行政府需求的计划,向监控处提交飞行计划申请,同时需要提供组团单位(省部级)出具的证明函。
暂停审批入境前往北京市和湖北省的计划;入境前往其它城市的普通需求计划,全国每日批准最多5班。
由于新政的突然实施,导致200余名在埃塞俄比亚转机回国的乘客突然被取消航班,所有人员只能滞留在当地酒店。目前,通过大使馆的协调,据说该批人员已经安排临时包机航班回国。
结合以上的信息,不难看出,官方还是较快开始回应民众对航空新政下出台后所面临的困难,大家的诉求正在得到考虑。当然,具体执行时可能会根据不同人群的迫切程度来安排具体包机的对象。
只是在具体的执行层面,可能还需要更多细致的工作。安排的航点和线路,在国内指定隔离的地点的选定,当地医疗和保障能力的协调,都需要给政府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这也是对所有民众负责任的做法。
需要大家理解的是,以目前的防疫形势,满足所有海外人群的回国需求也是不现实的。
打算回国,5月及以后的机票该怎么买?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目前海外共有142万中国籍留学生正在全世界各地学习生活,其中大部分人员又较为集中在欧美各国。
即使没有疫情的影响,每年5-6月份的学期结束、毕业以及学校的关闭可能将迎来一波回国需求的高峰。受新政影响,目前欧美各主要城市整个4月份从正常官方渠道已经买不到任何机票。
在这样的情形下,如何计划和安排未来的机票预订和行程。这里给计划5月份回国的朋友们一些机票安排的建议:
1. 对于仍显示有5月份回国机票的外航,不建议现在就行动购买。例如目前美联航官网虽然显示可以买到5月份的中美机票,但由于疫情每天都在变化,这些按照之前计划安排的航班都可能受到政策影响。一旦航班取消,由于航司资金链的原因,如今大部分退票和退费的周期都将十分漫长。有的航司目前甚至说明需要长达一年之久。加之价格不菲,这种“极度困难”时期,为航空公司提供免息贷款的做法,还是不建议操作。
2. 及时关注官方和航空公司的动态,保持留学生群体之间的联系。虽然现在各地都在倡导social distancing,群体之间的沟通与信息共享还是很有必要。目前最为经济和务实的做法还是等待商业包机或定期航班增加的信息。直飞回国,减少中转也是最大程度减少暴露在病毒下的风险。
3. 如果实在需要购买转机航线,请务必先确保中转地至国内一程的机票已出票并了解中转政策,再安排前往中转地的航班。不然,如果在第三国发生航班异常的情况,以目前每周一班的情况下,将非常被动。另外,提前了解当地对中国护照旅客的转机政策也非常重要。据我所知,回国中转热门地区像韩国及日本等地对护照签发地为湖北的旅客还是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4. 在此之前,找到较为稳定的居所,严格执行各地的“居家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保持个人的健康,对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如果有稳定的住所和和确保生活,最稳妥的做法我还是呼吁等到疫情结束再行动。
共同珍视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
这次的争议其实让自己也在慢慢理解公共政策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两难境地。
科学的公共政策绝不是一道是非题,只有是与否两个选项。顾及到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哪里是红线,哪些是原则,都需要综合考虑。一个政府可能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顾及各方意见,也可能因为在政策设计时有所疏忽和遗漏,而这里,公民社会中的公共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及时回应诉求,调整政策并不是一项丢人的事情。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有这样的公共讨论平台和渠道,大家都来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发声和讨论交流,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应珍视的环境,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也是公民社会萌芽的基础。
如今,能够拿到公共平台讨论的话题本就不多,我们更要珍视这样的机会,在过程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与倾听他人。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往往就是妥协的结果。任意的标签化做法和人为制造社会对立面的做法只会让讨论陷入无意义的诡辩之中。观点本没有对错,只是在如何权衡,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应。
加速“领事保护制度”的出台
最后来做一点关于这次讨论简单的legal research。依法行政,是现在各级政府施策的准则。保障每个海外公民的回国权利,往大了说,其实是一项基本公民权。
从目前的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唯一的法源就是《宪法》第50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但多看一眼发现,第51条却规定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由于传染性疾病的特性,一旦出于防范疫情扩散的考虑,似乎又可以援引该条文来对公民权利予以限制。
目前的事件,其实反映了一个清晰准确的海外领事保护法律依据的重要性。什么情形下,国家是有责任保障海外中国籍公民的权利?这种保障的范围又应设置在什么样的限度内?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行法律能够给这些问题明确的指引和标准,相信在此时就有助于减少分歧和弥合公众对于航班限额观点的冲突与对立。
2020年1月17日,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崔爱民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出台后将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的专门立法,也是第一部针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的专门立法,在领事工作法治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介绍,这项工作始于2006年,十三年来,外交部先后2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前立法相关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出台在即。
该条例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基本权利义务,不同情形下的领事保护与协助职责,例如当中国公民被限制人身自由、下落不明、出现严重生活困难、遇航班延误或取消、或驻在国出现重大突发事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预防与处置并重原则,征求意见稿规定了预防性领事保护有关措施和机制。例如:外交部和驻外外交机构发布海外安全提醒,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根据相关安全提醒加强人员和机构动态监管、指导,中国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关注安全提醒、加强安全防范,旅行社及旅游经营者关注安全提醒、向旅游者作出说明和警示。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国家将建立统一的海外中国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信息平台,实现有关部门及驻外外交机构间信息共享。
这次的疫情更加突显了该条例出台的迫切性。一项条例从酝酿至今已有13年之久,可见其中的的难度与障碍。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战狼”式的热血,理性和科学的制度保障才是大国外交应有的姿态。
►点击图片阅览
航空透视
Aviation Insight
热点评述 | 航旅分享 | 法规分析 | 个人随想
长按二维码关注